猎头招聘的收费对象通常是企业(雇主),而非个人(候选人)。这是猎头行业的普遍规则,但具体模式可能因服务类型、合同条款或地区差异有所不同。以下是详细说明:
一、为什么向企业收费?
服务本质:
猎头是企业的“人才采购服务商”,核心目标是帮企业找到匹配的高质量候选人,费用属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。
避免利益冲突:
若向候选人收费,猎头可能倾向推荐付费者而非好的任选,损害企业利益。
行业惯例:
全球主流猎头公司(如Michael Page、Robert Walters、海德思哲)均采用企业付费模式。
二、常见收费模式
1. 按结果付费(Success Fee)
适用场景:大多数中高端岗位。
费用标准:候选人年薪的 20%-35%(如年薪100万,企业支付20万-35万)。
支付条件:候选人通过试用期后全额支付,或分阶段(签约付50%,入职付50%)。
2. 预付费 + 尾款(Retainer)
适用场景:高管寻聘(如CEO、CFO)或极难填补的岗位。
费用结构:前期支付固定费用(如5万-10万)启动搜索,成功后再付剩余部分(通常占总费用的50%-70%)。
3. 按时间计费(Hourly Rate)
适用场景:短期项目或批量招聘支持(如企业扩张期需批量招聘中层管理者)。
费用标准:每小时数百至数千元,具体取决于猎头顾问资历。
4. 长期合作框架(RPO或年度合同)
适用场景:企业有持续的高端招聘需求(如科技公司常年招聘算法工程师)。
费用结构:按年签订框架协议,费用可能打包或按岗位阶梯定价。
三、是否存在向个人收费的情况?
极少数例外:
低端岗位中介:部分劳务中介可能向求职者收取介绍费(非正规猎头行为)。
特殊服务:个别高端求职者可能付费请猎头优化简历或提供职业咨询,但这属于职业辅导,而非招聘服务。
风险提示:
若猎头要求候选人付费,需警惕是否为诈骗或非正规机构。
四、国际市场的差异
欧美国家:普遍由企业付费,但收费比例可能更高(如美国高管猎头费可达年薪的30%-40%)。
东南亚/中东:部分国家存在双向收费(企业付主要费用,候选人付小额服务费),但逐渐被企业单边付费模式取代。
五、企业选择猎头需注意
合同条款:明确付费比例、退款政策(如候选人离职是否退费)。
保密协议:确保猎头不会向候选人透露企业敏感信息。
替代候选人:若首推人选失败,是否免费继续推荐。
总结
猎头招聘的核心逻辑是**“企业为结果买单”**,个人无需支付费用。企业通过猎头快速获取稀缺人才,候选人则通过猎头获得更隐蔽、高效的职业机会。若遇到要求个人付费的情况,务必核实机构资质,避免权益受损。
上一篇: 哪些行业需要用到猎头招聘
下一篇: 猎头招聘和hr招聘的区别